警惕那些中文虚胖词
在翻译和写作实践中,我们时常会遇到一种“虚胖”的中文。这类文字看似结构完整,用词正式,但读来却感觉冗赘、乏力,缺少劲道。这种文体问题的根源,往往在于一些被滥用的“万能词”——其多是生硬翻译(尤其是欧化句式)与公文体僵化思维的产物。这些词语如同高热量的“垃圾食品”,虽能轻易填补句子结构,却稀释了文气的“营养密度”。
其中,最典型的莫过于四位“常客”:两个“软塌塌”的动词——“进行”与“通过”,以及两个“爱摆架子”的词——“旨在”与“致力”。作为有意识的写作者与译者,为我们的文字“减减肥”,主动戒掉这些词,是迈向更高阶中文表达的关键一步。
“进行”与“通过”:架空动词,稀释力量
“进行”堪称现代书面语的头号冗词。“进行”一词常常与一个本身就是动作的名词搭配,形成“进行 + 动作名词”的结构,画蛇添足。这种句式非但没有增加信息,反而削弱了原动词的力量。
-
臃肿句:我们对市场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。
-
精炼句:我们深入分析了市场趋势。
后者直接、有力,将核心动作“分析”置于动词位置,句子瞬间变得紧凑。戒掉“进行”,就是把被名词化的动作“激活”为真正的动词,让句子自己动起来。
“通过”则常被用作介词,引出一个方式状语,尤其容易在翻译英文“by”或“through”时出现。这虽不算错,但往往不是最地道的中文表达。
-
臃肿句:通过引进先进设备,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。
-
精炼句:我们引进了先进设备,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。
-
更佳句:先进设备让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。
优秀的中文语感更倾向于主动句式,让施动者或关键工具直接作主语,而不是用一个状语短语来被动地开启全局。通过精简,句子不仅更符合中文习惯,逻辑也更为清晰。
“旨在”与“致力”:官样文章,空洞表态
如果说“进行”和“通过”是文字的“虚胖”,那么“旨在”和“致力”就是浮夸的“泡泡袖”,撑起了架子,内里却空空如也。这类词语常见于公文、报告和企业宣传中,在这些特定语境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,但问题在于这种风气被滥用,蔓延到了本应更具活力的日常写作中,从而显得刻板而疏离。
“旨在”意为“目的在于”,完全可以用更平实、更直接的方式替代。
-
官样句:本次会议旨在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。
-
平实句:本次会议的目的是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。
-
或者更直接:我们开这次会,就是为了加强部门间的沟通。
同样,“致力于”听起来非常郑重,但说多了便成了套话。与其反复宣告“我们致力于提供优质服务”,不如直接展示服务的细节和成果,或者用更真诚的词语表达。
-
套话句:本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。
-
真诚句:本公司用心为全球客户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。
-
自信句:我们为全球客户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。
后者自信而肯定,比空洞的“致力”宣言更有说服力。
结论:追求“词汇的肌肉感”
语言的锤炼,如同健身。一个好的写作者,会像一名严苛的教练,把文字中多余的“脂肪”——那些冗余、空洞、程式化的词语——无情地“燃掉”,最终练就一种清晰、精准、富有力量的“文字肌肉感”。
下一次,当我们下意识地想写出“进行讨论”“通过学习”“旨在提升”“致力于发展”时,不妨停顿一秒,问问自己:这句话,还能不能更短、更直接、更有力?这个小小的停顿,便是我们维护中文精悍与活力的具体行动。